1967年12月,越南北太省的省会——太原市,一座钢铁厂的周围。
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,李明深正在太原市的钢铁厂附近巡逻。突然,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狗吠声,刚走出门外,他隐约看到地面上躺着一个人。冬季的寒冷极为刺骨,夜间气温低得足以将一个人冻死。李明深立刻跑过去,心中充满了焦虑和紧张。
跑近后,他才发现地上的人竟穿着军装,但身上全是泥土,甚至还有污秽的粪水。站得远些时,根本无法辨认出那是个什么人。
李明深赶忙检查了一下,确认这位伤员仍然有生命迹象,终于松了一口气。他小心地清理了伤员的脸,发现他竟然是自己的老乡——张开油。
李明深连忙大声呼喊,示意其他人赶来,把张开油抬到屋里去。
张开油的脸已经血肉模糊,尤其是他的双眼,血不断渗出。大家不敢耽搁,急忙将张开油送到野战医院进行急救。
展开剩余86%然而,由于伤势过于严重,野战医院也只能对他做一些简单的处理。张开油的情况危急,被紧急转送回国内,最终送到了广西南宁的医院。
在昏迷和迷糊中,张开油依然努力询问着排长的情况。医护人员都知道,他所在的连队已经几乎全军覆没,但没有人敢告诉他真相。
张开油出生在江西会昌县晓龙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19岁时应征入伍,成为了一名炮兵。在那个时代,参军是许多青年的梦想,他们无畏生死,心怀家国情怀,投身到保家卫国的事业中。
1967年,张开油跟随部队从广西龙州出发,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,最终抵达了越南太原市,开始了他们的防空任务。
在1965年至1970年期间,中国派遣了大约32万支援部队,参与越南北部的防空作战,修建铁路、机场、通信设施等任务。这些士兵身着绿色帆布军装,佩戴盔形帽,脚上的“抗战鞋”是用废旧轮胎改制的鞋底缝制而成。
他们宣誓:“为了越南人民的安全,为了祖国的荣誉,我自愿入越抗美!不怕牺牲,排除万难,争取胜利!”
太原市,这座钢铁城市,成了美军眼中的战略目标。自1960年起,受到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协助,太原钢铁厂建成并开始生产属于越南的钢铁。此后,太原还陆续建立了发电厂、机械厂、焦炭厂等工业基地,成为美国飞机轰炸的重点目标。
1967年12月17日下午,美军派出三批12架战机,对太原钢铁厂进行轰炸。50枚定时炸弹爆炸,瞬间烧毁大量车辆和民房,城市中回荡着百姓的哀嚎。
张开油所在的连队接到指令后,立即投入战斗,成功击落敌机三架,另有两架被击伤。
当天晚上,在连队总结战斗经验时,上级突然打来紧急电话,要求他们立即派人前去救援一公里外的受伤人员。
这场救援持续到了夜晚,排长王庆芝命令张开油等几名战士以及几名医护人员,一边抢救伤员,一边扑灭火灾。
王排长提醒大家,附近仍有几枚磁性定时炸弹未爆炸,务必小心。年轻的战士们对磁性定时炸弹并不熟悉,但他们始终保持警惕。
然而,灾难发生了。返回途中,他们的铁皮水桶不小心触碰到了一颗未爆炸的磁性定时炸弹。
张开油瞬间被炸飞,陷入了昏迷。他甚至没有听到爆炸声,脑海中只是一片空白。
当他终于恢复知觉时,发现自己完全失去了视力,眼前一片漆黑。他拼命地呼喊排长和战友们的名字,但四周寂静无声。他在身边摸索,什么也没碰到,根本不知道排长和其他战友的生死。
张开油身上到处都是伤口,疼痛无比,嘴里干渴,肚子空空如也。尽管如此,他依然凭借着求生的本能,开始用尽全力向前爬去。
在漆黑的夜里,张开油听到远处传来狗吠的声音,他认出那是连队的方向,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。忍着剧痛,他一点一点向前挪动。
途中,他不慎掉进了一个粪坑,吃了不少脏水,但他依然坚持爬出来,继续前行。
张开油拼命向连队的方向爬行,最终靠着这一股顽强的意志力,他得以活命。
连队得知张开油的情况后,立刻派出其他战士前往营救其他受伤人员。为了避免金属物品引发炸弹爆炸,所有参与搜救的战士都将身上的金属物品摘掉。
张开油在南宁303医院接受治疗,经过艰难的抢救,左眼完全失明,右眼也受了重伤。此后,他的视力只能恢复到0.2,最终被鉴定为一等残疾。
在恢复过程中,张开油得知,爆炸事故中,只有他一人幸存,其余的战友都已牺牲,遗体早已面目全非,难以辨认。
尽管如此,张开油依然未曾流泪,因为伤痛已经让他无法再有眼泪。
1968年3月,张开油的部队完成任务,开始返回国内。
回到国内后,张开油住进福州军区总医院,继续接受治疗。医生为他摘除了完全毁坏的左眼,并为他安装了义眼,而右眼也通过治疗佩戴了眼镜,勉强恢复了一些视力。
他被授予一等功,成为了部队中的英雄人物。此后,部队成立了一个宣讲小组,张开油成为了全军知名的励志人物,常常在各师团之间进行巡回报告。
有一次,部队推荐他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,这曾是张开油的梦想。然而,他由于眼睛失明,最终将这个机会让给了连长,让连长代为见证北京的盛大庆典。
尽管如此,张开油心中仍有遗憾,他从未忘记自己曾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战友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张开油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。他学会了养蜂,将蜂箱搬到乡下,每年采蜜。对他来说,这是一项宁静而富有意义的事业。
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大事的关注,每天坚持收听新闻,关心军队建设,虽然身体有些不便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曾经的责任。
岁月流转,张开油的事迹渐渐为人所知。记者们前来采访他时,他总是保持低调,不愿过多提及过去的荣誉和功勋。
最终,张开油的家门口挂上了“光荣之家”的牌匾。他的邻里都知道他曾是英雄,然而他们对张开油的过往知之甚少。
2018年,张开油依然活跃在社区中,继续传递着他的英雄精神和崇高的信念。直到最后,他都未曾放下对战友的怀念,时常回忆起那些曾并肩作战的日子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-论坛股票配资-配资平台排名-配资炒股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